勾勒蓝图,与初二学子共话未来
——徐扬华校长昨日举行初二学生专题讲座
18日晚7点全体初二学子齐聚阶梯教室,共同聆听了我校徐扬华校长带来的专题讲座,前沿的信息内容,详实的数据、朴实的语言风格,徐校长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为即将走入初三的同学们勾勒出了奋斗的目标蓝图。
中考、高考与我的大学
讲座共分为两个话题,首先是当下初二学生们最为关心的中考和随之而来的初三生活。讲座前期,初中部进行了学生问题搜集,同学们向徐校长提出了诸如“为明学生如何迎接初三?”“您理解的‘高素质’核心指标是什么?”“为何新中国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美国教育总能培养杰出人才”等此类问题。
针对学生种种疑问,徐校长对比了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美国大学选拔录取学生的理念和方式与中国存在根本区别。还有对学生的培养上更注重提高探索与创新能力,这种教育理念下的美国学生将更具有对知识对真理探究的热情。因此,他提出为明的教育理念就是要融合中美教育优势,培养出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他希望为明学子在14岁之前能充分感知生命的快乐,保留探索精神。14岁之后能后劲十足的体验奋斗,自主发展逻辑与理性思维,迅速积累知识经验。他还带领同学们憧憬了为明学子即将迎接的初三生活安排,提前为同学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修炼青春 走向成熟
初二年级正值第二青春期,徐校长的另一话题便围绕“青春”而展开。在我校所打造的高品质寄宿制生活模式下,各项完备的管理让同学们避开了当下青少年可能遇到的各种叛逆性问题,平稳度过了青春期。然而对此徐校长还有着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学会“修炼青春、走向成熟”。他提出两句话与同学们共勉,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享受学习、热情探索”。他指出,为明学生的青春修炼应该以“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为核心,以自我激励、高效学习为目标,以学生动力为保障、以阳光心态为底线。
讲座最后他还分享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和余秋雨先生关于“成熟”一词的解读。勉励同学们能够向先贤智者所说的那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立志成学、唯学广才” ,拥有一份从容大气的成熟,成长至为明学子应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