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嫦娥”和“玉兔”的几个问题
【荐读人语】:本周,一位实习教师到我校听课,惊讶于我校小学生都知道“嫦娥三号”和“玉兔号”。后来,他了解到,原来,很多孩子周末跟家长一起看了电视报道,在学校又看了相关视频,有的孩子还开展了专题研究性学习。本期亲子共读我们选编了两篇科学类文章,一篇关于探月;另一篇关于环保。
为了培养孩子对于科学探索的兴趣,我校不仅重视小学“科学课”、科普阅读、科学教室装备,还举办“科技节”,成立“科学小松鼠社团”。上周,我校小学一1班家长还组织了全班师生参观贵阳供电局的“低碳环保”主题科普展。学校本学期增加了语文第二教材,很多家长按这本教材上推荐的书目,为孩子购买了书籍。仅仅重视人文素养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科学探索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家长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阅读的科学读物,比如小学生适合阅读的《神奇校车》《小牛顿科学馆》等,与孩子共同探索世界。(荐读人:徐扬华)
关于“嫦娥”和“玉兔”的几个问题
月球上也有“pm2.5” ?
月球上有很多直径小于10微米的浮尘,类似于地球上的PM2.5。着陆器落在月球会激扬起月尘,月球尘埃如果附着于探测器表面,能引起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干扰天线功率、机械结构卡死等故障。因此防尘是件大事。我国科研人员们攻克了着陆的自主导航控制、着陆推进和着陆缓冲三大关键技术,为嫦娥落月保驾护航。
不仅月球上有“月尘”,火星上一样有灰尘。美国火星探测器“勇气号”登上火星之后,由于太阳能电池板蒙上了灰尘,“勇气号”的电力供应一直在持续下降。幸运的是,2005年3月12日和2009年2月6日的两次大风吹散了尘埃,使得其电力得到恢复。“勇气号”设计寿命仅有3个月,实际寿命长达7年零4个月。
“嫦娥三号”和“玉兔”能不能返回地球?
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刘建忠认为:月球车有三项科学探测任务。第一项是对月球形貌的探测;第二项是对月壤成分的探测;第三是对月壤和月球次表层结构的探测。
据报道,嫦娥三号任务完成后,着陆器和月球车会永远留在月球上,不会再回到地球了。着陆器在月球工作一年,月球车在月球工作3个月,这是它们的设计寿命。“当然,我们希望它能够实现这个寿命,也希望超过这个寿命,就像嫦娥二号一样。”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嫦娥二号设计的工作时间是半年,到现在还在工作,已经三年多了,而且飞到了6200万公里。因为嫦娥二号现在是绕着太阳运行的人造小行星,如果不出意外,17年之后,它还可以返回到地球附近。
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日前在答复网友问题时称,“我们目前没有能力也没有安排让嫦娥三号着陆器返回地球……但我们有返回地球的计划,但不是月球车,而是嫦娥五号。”
人类征服月球,能不能征服火星?
1962年,前苏联发射的“火星 1号”探测器首先对火星进行了探测。它在飞离地 球 1亿公里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从此下落不明。但作为人类发射的第一个火星探测 器,它被公认为人类火星之旅的开端。1971年 5月,前苏联又发射了一系列火星探测 器,其中“火星2号”6个月后投下的探测仪器毁于火星表面;“火星 3号”登陆舱虽 然12月在火星上实现了软着陆,但仅送回22秒钟的信号就永远停止了工作。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1996年11月发射了“火星探路者”(Mars Pathfinder, MPF)。经过10个月的旅行,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对火星这颗红色行星进行无人探测。 2003年6月10日,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同月25日,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2004年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月3日和24日(北京时间各晚一天)分别登上火星。
美国航宇局宣布,“勇气号”首次测量了火星上的温度:白天最高温度约为5摄氏度,最低温度约为零下15度。
根据30多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科学家已基本肯定火星是一个没有高级生命的世界,流传甚广的“火星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火星上有没有与地球不同的其他形式的生命,或者曾经存在过有智慧的高级生物,则还是一个深奥的难解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