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贵阳实验学校 “为明贵阳好小孩”少儿京剧团组建计划
一、目的: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行当齐全、声腔唯美、韵味醇厚、气势宏伟,是近代我国戏曲艺术的代表。
京剧走进课堂,让孩子的生活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让那些涂着色彩的鲜活的形象,优美动听的唱腔,从台上走进学生生活,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历史的了解;在京剧曲目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学会去伪存真,弃恶扬善,受到忠贞、孝悌、礼仪、廉耻等人格教育,“唱我中国腔 显我民族魂”,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为我校德育教育开辟新的途径,为校园文化生活注入一泓清泉;更好地落实我校:“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以及“涵养人格、提升情商”的德育方针,切实推进我校素质工程,为我校高端教育,特色办学做出贡献。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传承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这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对我们青少年文化修养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也是我国文化部、教育部对传统文化加以重视和保护的必要之举。
另外,此项活动也是我校优秀的教学理念、高端的教育资源的一种体现!
此活动得到贵州京剧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满怀着传承国粹、保护我国古老文化精髓的赤子之心,积极向我校提供京剧教育教学资源,将大力帮助我校成立“好孩子京剧团”,力求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普及京剧教育,让国粹艺术也能在在筑城绽放一束璀璨之花。
二、团体定位:培养兴趣,学有所成。
兴趣是学习京剧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京剧保持密切联系、享受京剧,用京剧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本团体目标定位在:充分发挥京剧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涵养学生人格,提升学生情商。教学逐步由普及性学习向培养精英过渡;活动团体逐步由小受众面的课外社团性逐步转变成我校的人人必须学习的普及性校本实践活动课,逐步成为我校小学部特色课程。
三、领导小组:
组长:贵州京剧院相关领导 我校徐扬华校长 刘洪彬副校长
副组长:小学部丁时辉主任 周立文助理(负责检查教师出勤,教学质量监控)
我校大队辅导员蔡晶 李胤老师 大队部文艺部长(学生)(负责检查学生出勤,学习状况监控,安全与纪律维护)
四、团员选拔要求:
40人左右,男女生各一半,由授课教师亲自从一至五年级学生中选拔,要求形象气质佳,声音条件好,热爱传统文化。
五,时间与任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行阶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四月至七月)
1、三月初:与贵州省京剧院相关领导商议教学相关细节、事宜。(此项任务得到徐校长首肯后,便立即着手。目前,该项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多次与京剧院冯院长沟通,磋商细节,达成共识。北京的两位名家也表示全力支持,并愿出席我校京剧团的成立仪式!)
A、授课时间、地点:每周五中午十二点至十三点办 一个半小时,(中间休息十分钟)在我校会议室或体育馆。(每周一次,两个课时。)
B、指导教师:由贵州省京剧院选派两名指导教师,相对固定。(有精力,业务较好。必须做到定时定人,有备而来,认真授课,保证质量。)
c、汇报形式: 参与我校艺术节汇演 专场演出 专家讲座
(我校京剧团需参加学校各个时期文艺汇演,排演精品节目一至两个;每学年一次大型专场汇报演出,节目不少于十个;每学期一次专家讲座。
2、三月中旬:完成“好孩子京剧团”小演员选拔,团徽设计.
3、三月下旬:组建“好孩子京剧团”试运行。
4、四月,指导教师开始授课 京剧团正式活动。
5、五、六月:六一节文艺汇演需有一至两个节目参演,有一次京剧名家讲座或与贵州京剧院联谊一次。
第二阶段:2014——2015学年度 (八月至十二月)
1、八月底:邀请北京两位艺术家出任我校校京剧团名誉团长,确定来筑时间。
聘请名誉团长二到四位,他们是:
北京市政协委员 中国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研究生导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书画家,马派名家杜鹏先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张派名家王蓉蓉女士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贵州京剧院院长,梅花奖获得者,贵州京剧之花侯丹梅女士
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贵州京剧院副院长 冯冠博先生。
2、详细制定京剧团正式成立仪式计划。
3、团员证制作印刷,团长、名誉团长证书设计印刷,京剧团牌子的设计和制作。
4、九月初,我校第二校区(保利公园校区)开学仪式(保利春天、保利公园、保利温泉三大校区 ):完成京剧团正式成立仪式,名家到筑接待工作,名誉团长聘任、京剧团授牌,发放小团员证书,媒体宣传和相关领导邀请。
5、京剧团常规活动,节目排练。
6、十二月、完成一次较大型的专场汇报演出。(地点初步定在 贵州京剧院剧场)
六、教学要求:
1、指导教师要认真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2、学生不得旷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京剧团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4、学期末要做好评价表彰工作。(京剧院以及学校对指导教师,教师对团员)
5、本学期应教学生学会京剧唱段不少于五段,完成京剧名家讲座一次,出精品节目两个以上。
七、具体措施:
1、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在完成京剧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
3、有质量意识,教学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音乐能力为主要内容,不放任自由。
八、 教学内容与方法建议:
教学教学基本模式:看视频—听故事—了解人物—学习京剧小知识—学习唱段
1、在故事引导下走近京剧,学习唱段,做到生动形象,由浅入深。借助人物进行一定的人格教育,提升学生情商。
我国的京剧剧目正所谓是“唐三千,宋八百”,大多都是根据名篇名作创编的,带有丰富多彩、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因此,教学形式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精选现代戏或传统剧中脍炙人口的唱段,以故事来引入,对一些常识进行了解。不需要太多时间,利用五分钟慢慢讲述,逐步渗透,然后再在故事情节中学习唱段。让孩子们在悠扬悦耳的京剧曲牌里徜徉思绪;在委婉典雅的京剧唱腔里感受人物形象;欣赏婀娜多姿的身韵表演;感悟现代戏与传统戏的区别。
在京剧曲目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借助剧中人物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学会去伪存真,弃恶扬善,受到忠贞、孝悌、礼仪、廉耻等人格教育,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2、通过人物简介,简单了解京剧历史及流派知识。简单掌握一些京剧文化知识,比如:京剧的来历、行当、表演形式、念白等。
3、适当的进行一些京剧基本功训练初步进行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吐字行腔,上口字、尖团字咬字等的学习和训练。
课堂内,让学生欣赏京剧、学习京剧、了解京剧,引发孩子们对京剧的学习兴趣;通过接触经典作品,了解京剧常识,引导学生有欣赏戏曲的兴趣;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感受京剧表演的神韵;引导学生进一步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的艺术文化,树立民族精神。使孩子们不仅知道周杰伦,也知道梅兰芳,知道京剧四大、四小名旦,老生;了解京剧“三五步万水千山,七八人百万雄师”的虚拟方式……潜移默化地感受京剧这门综合艺术的博大精深。
九、活动原则:
1、学校组织引导原则
2、专业教师指导原则
3、定期评比表彰原则
十,活动保障:
1、 成立领导小组,专事专人专管,责任到人。
2、 学校需拨给一定资金作为保障,以保证正常活动。(拟包括指导教师课时费、媒体宣传费、专家差旅费、小演员化妆品服装租借等费用)
为明贵阳实验学校小学部
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