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引领,“微”然成风——初中部教师第一期微课培训活动
为提升我校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2022年5月26日,教科研徐主任组织开展了我校第一期微课培训讲座,特邀请我校初中部第四届微课省级一等奖获得者唐显静老师传授经验。
首先,唐老师就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与在场老师进行交流。他说道:“微课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学针对性强,可反复播放,能很好地服务于师生,作为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交流中唐老师从微课选题、课件制作、视频录制、育人功能等方面详细向老师们介绍了自己在制作微课视频中的感受,特别分享了以下三点经验。第一,微课的选题要切合学科“痛点”,选题面不宜过大,要注重解决学生困惑、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这样的微课含金量才会更高;第二,在构建框架时要层层递进、体现学科特点和育人功能;第三,可以使用EV录屏、剪映等软件制作视频。
唐老师精彩、详细的讲解,让在场的老师们获益匪浅。
接下来,徐主任谈及自己对微课制作的一些思考,呼吁老师们今后的微课制作要根据2022年新课程标准进行,要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明确学业质量标准。各学科老师在微课制作中要注重核心素养内涵。如,语文学科要注重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数学学科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构成(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②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英语学科要注重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物理学科要注重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化学学科要注重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道法学科要注重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历史学科要注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地理学科要注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生物学科要注重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要强化育人功能,学习并应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结合新课程标准来优化课程内容,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当好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