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梦启航 集彩聚力共发展 ——贵阳市乌当区高一年级物理学科同课异构交流活动
为了探索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加强区内学校之间的教研互动,达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乌当区教育科研于教师培训中心将在我校开展高一年级物理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2021 年 4 月 7 日下午,由乌当区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中心主办、贵阳为明国际学校承办的贵阳市乌当区 2023届高一物理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在我校教学楼3楼为明剧院举行 ,参加活动的有乌当区高中物理教研员涂晓文老师以及贵阳市乌当中学、乌当区新天学校、乐湾国际实验学校以及为明国际学校的物理教师共 20 余人。活动由乌当区高中物理教研员涂晓文和贵阳为明国际学校教研组长刘海玉老师主持。
活动前,各校教研组集体集中就如何更高效地开展本次活动进行讨论,决定了《万有引力定律》课题进行同课异构,大家研究教材和教参,抓住课堂重点,突出难点,可根据自己不同思路进行教学设计,采取不同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呈现出不同形式的高效课堂。
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活动第一环节:全体教师在我校教学楼3楼为明剧院观摩了乌当中学苏榆惠老师执教的课程《万有引力定律》。课堂开始提出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以近似成什么样地运动模型”等问题,引入本课学习目标之一“月-地检验”,通过真实的数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推理过程让学生理解“月——地检验”这一学习难点。解决本课教学难点“月——地检验”后,苏老师回归课本,要求学生找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定义并勾划关键词,从剖析文字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定义中的关键信息。而后要求学生思考力与运动的关系,不断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加强逻辑思考,使学生深入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深刻含义。
活动第二环节:下午第二节课由我校陈果老师执教,进入课堂前,陈老师已预先向学生们展示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学习。陈老师以“牛顿的故事”进行情景导入,引出学习目标之一“月——地检验”后,通过提问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的思考,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无形中也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语言风趣幽默。在对“月——地检验”与“万有引力定律”进行系统讲解后,陈老师安排了当堂练习环节,有讲有练,将书本知识落到实处。
活动第三环节是研讨与评课过程。由乌当区高中物理教研员涂晓文老师致开场词后本校教研组长刘海玉老师对各校同仁的光临表示了热烈欢迎,也邀请各位老师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进行点评。各校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贵阳为明国际学校的何忠义老师以及乌当中学刘朝龙老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进行了极为细致的评课。两位教师的课堂均为新课讲解课,授课内容基本一致,课堂模式略有不同,学习目标明确,课堂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本着讲什么、怎样讲、效果如何的备课思路层层深入,为其他教师上好本课提供了良好示范。最后,由刘海玉老师与涂晓文教研员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性发言。
春风十里梦起航,集彩聚力共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断增强,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二位教师向我们展示了在新形势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做到有机统一。“同课异构” 可以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此次“同课异构”中老师们互相学习,每个人都受益匪浅。这是促进乌当区物理学科共同发展的很好的活动形式。
苏榆惠老师课堂展示
陈果老师课堂展示
全体老师观摩课堂
全体教师集体评课讨论
涂晓文教研员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