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测背景下的贵阳市中小学音乐学科单元设计专题系列线上培训在我校举行
为加快推进贵阳市中小学强师工程,实现全学科、全年级、全覆盖的育人目标,由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贵阳市乌当区为明中学承办的“质量监测背景下的贵阳市中小学音乐学科单元设计专题系列培训活动”于2022年4月19日如期举行 。
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此次培训的形式是“线上培训”,由各区县市教研员组织音乐教师进行“线上观摩”学习。
培训时间分为:上午、下午两场(上午场9:00—12:00 下午场13:00—16:00)。
此次专题培训内容分成三个部分
一、贵阳市音乐教研员徐嘉老师对贵阳市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质量监测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实施专题培训” 。
二、由徐嘉老师承担的贵阳市级课题“运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提升的实践与究“的课题组老师分“高、低”学段,解读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三、课题组老师进行质量监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学科1年级—6年级单元设计分享。
音乐学科质量监测是对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美育工作指导意见的积极回应。通过质量监测以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促使学生艺术素养得到有序发展和提升,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艺术教育。其监测维度集中指向学生的音乐认知、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和音乐实践四个方面,并将其细化成音乐符号、音乐色彩、音乐风格、音乐编创等十大核心素养予以检验。
徐嘉老师结合全国音乐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如下分享:
1. 2022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2. 2016、2019 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贵阳市音乐监测结果;
3. 2022 年贵阳市小学六年级学生综合素养监测;
4质量监测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要求;
徐老师提出:老师们通过音乐教学质量监测,了解实际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改进课堂教学,提高音乐学业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所以我们就要立足常态重视积累,更加关注教师个人职业定位与素养能力的提升!
音乐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音乐教育者最需要去重视的。教师需要通过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聆听习惯;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设计充满活力的音乐体验活动,融入到课堂之中。
来自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小学的陈昆老师发言分为三个部分:
1.研读课程标准
陈昆老师提醒我们承担低年级学段的老师需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们要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素材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2.教学内容梳理
对于贵阳市现行的“两套”音乐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梳理和分析。
3.教学实施建议中,陈昆老师提前录制了大量的课堂教学视频,与老师们进行分享。
陈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建立了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然地去参与音乐课堂表演和即兴编创小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第一小学的聂妤老师承担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单元解读:
聂妤老师的发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与老师们分享教材的解读以及老师在教学中怎样驾驭教材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享。
聂妤老师说:小学音乐教材单元设计是根据一定目标和主题对单元内课程资源、知识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形成整体性单元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与学习结果的教学模式。单元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活动本身是一个整体,各活动之间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递进性,能够促进学生产生整体认知,对课程内容形成综合理解,以融合创新的方法促使整个教学过程紧密相连又凸显主题,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理解音乐知识,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强调总目标音乐素养需要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支持了音乐审美能力,从而达到以美育人。老师们可以依据课标、读懂教材、驾驭教材的方式实现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的体验、感受能力!
由于疫情防控的特殊原因,贵阳市南明区绿苑小学的王欣老师没有来到直播的现场,提前录制了讲座内容,与老师们进行分享。
王老师通过从三个方面与老师们分享:
1.首先教师要研读教材,详细的了解内容;渗透知识点,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时,不能照本宣科,允许适度的弹性,创造性运用教材,而不是固守教材进度表生硬地开展教学。
2.根据知识点整合教材内容;应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发掘教材内容内在联系,合理根据学情弹性组织教学知识点,循序渐进地行相关音乐感知、认知、技能训练。
3.根据设置的教学目标,设定内容和课时,以四三拍为例,王老师设置了四个教学目标,然后在人教版和湘教版的三年级上册中分别选择了三首作品在三个课时中有针对性地逐个实施。
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贵阳分校的吴运生承担四年级教材的单元设计:
吴老师从教学内容梳理和教学实施建议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教学内容梳理分为:音乐知识、作品演唱与欣赏、创编实践活动
1.音乐知识:通过人教版和湘教版两套教材的对比与整合,强化补充知识点的教学。突出两套教材中均有出现的音乐知识,根据课时的需要融入课程设计中。
2.作品演唱与欣赏:两套教材分别有54首左右的作品演唱,都基本涵盖了齐唱、合唱等不同形式的演唱形式,人教版侧重于人文理念的渗透,各单元主题明确;湘教版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每首作品都有明确的练习要求。
3.编创实践活动: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要重视艺术实践的过程,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
吴老师也分享了很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演唱能力、音乐听辨赏析能力、音乐创编实践能力、以及大单元设计的实际操作方法。
最后吴老师送给音乐同仁们这样一句话: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更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我们不能教孩子在音乐课中过于技能化、机械化的去学习而要用“真情实感”去熏陶、去激发、去陪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美的种子,勤于耕耘、用心呵护、慢慢守候,一定会迎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那一刻!
担任五年级单元设计专题培训的老师是来自贵阳市南明区少年宫的杨冰老师。
杨老师从教材对比与分析、教材内容梳理、教学实施建议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她将贵阳市现行的两套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梳理,把各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解读。
并强调,音乐教学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发展联想与想象,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创作的能力。我们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课程当中,让她们爱上音乐,健康成长!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封开鸿老师承担了两个板块的讲座内容:
1.小学高年级的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2.质量监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学科六年级单元设计专题培训
封老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概念、总目标、学段目标、课程内容中的四个具体内容等与贵阳市的音乐老师们做分享。
封老师建议老师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建立学生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通过多重多样的音乐表现要素去感知音乐的主题;敢于结合自身能力特点去表现音乐,可以通过演唱、演奏、舞蹈动作相结合等各种艺术形式去享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与情绪变化;大胆的通过所学去创造音乐,让学生能更多的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体验与实践;把音乐与文化相结合,把音乐教学融入生活。让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针对小学高段六年级的教材的解读,进行了音乐听辨能力、音乐赏析能力、基础创编能力和音乐演唱能力四个部分的分享。
封老师在讲座中强调音乐教学要规范音准、节奏。刚开始的教学须保证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再丰富音乐的情感,以学生兴趣为动力,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合唱,培养学生拥有多声部的“耳朵”!
贵阳市音乐教研员徐嘉老师对今天活动进行总结:今天的培训内容是我们课题组的几位老师,从音乐的听辨能力,音乐的赏析能力,音乐的编创能力,音乐的演唱能力,音乐的文化理解几个方面去结合教材,进行的一个单元的设计分享,也请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认真研读音乐课程标准。
2认真地熟悉教材,梳理出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和音乐风格体裁的分类。
3思考"单元设计"可跨越教材单元的教学顺序。
4遵循生学习音乐的规律——听、唱、动结合,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5加强学科融合性,把教学落在学生的"所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徐老师还对此次主题培训活动进行了说明,质量监测背景下的贵阳市中小学音乐学科单元设计专题系列培训活动,今天开展的是小学学段培训,接下来会有初中学段培训,以及培训之后全学段的教学跟进。并且提醒老师们将培训内容进行再次梳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最后徐嘉老师对参加线上学习的各区县市教研员的组织、老师的认真参与,以及六位讲座教师和承办此次活动的贵阳市乌当区为明中学的大力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