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专家指导 促教师成长——记贵阳市教研员到我校指导
12月24日,贵阳市语文及英语学科两位教研员老师莅临我校,对我校教学工作进行指导与目前学科规划进行分享。英语教研员秦英老师于上午9点到我校指导工作。我校初中部初三级部汤锐老师为大家上了一节复习课,课堂气氛浓烈,也得到了秦英老师的高度评价。秦英老师就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为大家展示了优秀课例。秦英老师指出,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学内容也会随之改变,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口头输出和笔头输出,一定要搭建情景支架,将几个话题融成一个主体,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带领孩子进入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孩子回归教材语篇,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学设计要注重严谨性,设置问题要有逻辑性和衔接性。在课例中,秦老师说在PPT呈现上教学指令一定要简洁,做阅读时给予策略引导。听说操练要落到实处,并且在分享语篇阅读时,秦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何为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语篇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会后,所有老师都收获颇丰,思考何为深度教学,基于语篇如何把握整体性阅读,如何有效性提问,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用英语讲好中国的故事。
下午两点整,语文教研员唐竹卉老师莅临我校,对我校初三月考试卷进行讨论与分析,我校初中部全体语文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首先,唐老师通过命题人对试卷命题思路的解读,结合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分析试题结构、选材维度、并针对每道题目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且提出针对性建议,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接下来,唐老师就试卷的命题流程给老师们点明了命题思路:首先确定大框架,并进行针对性的文本选材,命题组老师应该进行分组,并对各自的选材进行筛选,最后进行组卷。之后由老师们分别测试试题,再一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缜密地思考并进行修改。在唐老师的讲解下,老师们收获了很多,也知道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中,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最后,唐老师还分别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我校杨翠丽老师就如何给初三的学生进行复习,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唐老师指出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制定不同的复习方案,并从教学过程当中去贯彻落实,有侧重点;我校陶菁老师问道:命题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渠道去搜集材料?唐老师有哪些阅读书目可以给老师们推荐吗?唐老师指出: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不断地去提升自己,在研究自己的专业性的教学问题上要重点涉猎,但在其他领域中,也要有所涉猎,更多的应该去拓宽自己、提升自己;我校孙璐老师就阅读的操作性提出自己的困惑,应该如何兼顾阅读训练和教学进度?唐老师也指出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我们更多的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不是让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我校鲍小丽老师就作文的教学指导提出了疑问,应采取怎样的方式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唐老师认为: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应该先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最后让学生针对修改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再修改,由此往复。在唐老师的一番讲解下,每位老师的困惑都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相信老师们在期末的复习中,会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情。活动最后,语文教研组长汪俊雄老师针对本次活动的议题也给初中语文组的老师们提出了建议、布置了任务。让老师们抓住命制周测卷的契机,用规范的出卷流程来约束自己,并以此来提升我校老师的命题能力;积极研究贵阳市统一命制的试题,仔细研究,搞清命题方向,认真学习,充分利用“三备两研”时间,高效研讨,将命题思路渗透到平时教学中;利用假期时间和平时时间,积累阅读理解优秀和典型文本,个人进行命题练习,争取形成我校自己的题库。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脚步是匆忙的,但是要有所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有更高的视角来反观自己的教学和课堂,突破固定思维,少走弯路错路。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更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进行磨炼。相信经过这一次的学习,我校教师一定能更快的成长起来,更快更高效地实现教学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