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选修课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游动的小鱼、精密的仪器、鲜嫩的水果?这不是餐厅的美味,而是我校生物实验室里的必备用品。根据七、八年级生物学习特点,初中部潘声凡老师特开设了“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选修课,以此拓展同学们的生物实验技能和对生物学的深入探究。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实验拥有半边天,而实验技能也一直是生物课中、高考的重要内容,生物学者的卓越贡献都是从实验起步的。中学生物课程改革深入持久至今,广大师生对生物实验教学达标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潘老师认为有必要开设一门科学类选修课,来补充常规教学中生物实验课程的不足,帮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学实验。
这门课程中囊括了基本方法和技能训练实验、探究类实验、自选实验、环境保护教育等教学环节。促进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当学生有所掌握后,就可以结合生活开展探究实验,例如课堂上同学们曾经探究过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对金鱼生长的影响;DNA的粗提取;完成水果拼盘并测定水果中的维C含量等等。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兴趣,提出自己的实验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最重要的是该课程潘老师还会设计一些环境保护类课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
选修课上学生们主要以分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极大的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操作和动脑分析能力,激发了创新思维和主动探索科学的热情。
探究苯甲酸钠对金鱼的影响 | 学生分工合作探究 |
|
|
DNA粗提取 | 学生们从香蕉中提取的絮状DNA |
|
|
同学们比拼水果拼盘并检测水果的维C含量 | 同学们的水果拼盘作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