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主管理之花开遍为明——六一班自主管理纪实
教育名家曾说:“培养孩子自主发展的能力和自强精神,就是当代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而我校校风:“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这八字箴言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制定的。本学期开始,小学部六一班做出了先锋表率,真正践行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自主管理内涵。
民主决策 目标管理
在为明,每天的早读、早操、晨会、两操、卫生、午休都是班主任的“一日常规”,可谓事无巨细。六一班作为毕业班,各方面要求更加严格。然而管理一旦陷入保姆式、警察式的模式,则班主任的主导地位被抬高,学生主体意识被忽视,淡化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窒息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在六一班的管理模式中,强调“民主”与“目标”。没有目标的班级缺乏竞争力,开学初期在班主任周立文老师的主持下,同学们共同制定了班级目标——学习第一、德育第一、争创一流班级。并结合班级情况,通过全体学生的民主商议,最终制定了学习条例、文明礼仪条例、卫生条例、两操规定等。有了目标,便有了奔头与动力。班级制度恰又来自于民主决策,因此每位同学都主动纳入管理当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实现了目标的自觉性。
丰富管理角色 提升管理能力
对于学生管理而言,想要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内涵,则必须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在行动中提升每个学生的管理能力。
六一班有这么一套班委机制,摒弃了班长副班长等的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班主任助理”和“值周班主任”带领下的部门责任制。两操不会做的有体委找他谈话,学习落后的有学习部的小老师给予补习;讲台卫生、劳动工具摆放、电扇、电灯等有卫生部的学生专人负责,班级花花草草有环境部的学生负责照顾,有人发生矛盾则由值周班主任移交”司法部“依据班规秉公处理。学生自主定位管理角色,竞争上岗。班级事务责任到人,分工明确而具体。 一位水电部的同学说:“自从担任这个职位,我就总想让班级同学上完体育课后,一定要喝上热水”,朴实的话语恰体现了他对自己岗位的强烈责任心。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管理体验中,责任心得以培养,从而让学生更加认同班级管理,提高了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也使得班级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在采访班主任助理李铱林和值周班主任汤复君同学时,她们说道,各部门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所以她们作为班级的统筹管理者,更多的是起到桥梁作用,辅助老师、沟通各部门工作、带领同学们开展民主决策,并对各岗位学生进行管理培训。
监督反馈 自查互纠
健全的管理应具备监督机制和信息反馈。六一班也将监督检查工作贯彻到日常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设有管理岗,更有监督岗,并且两套班子轮流执政、既互相监督又相互竞争。监督部门的每一位成员都以一颗公正的心开展工作,他们综合考量每一位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将公正的评价如实写进每天的“班务日志”中。
班务日志是六一班自主管理的又一亮点,它是为促进班委间的工作交流、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传递而建立。每天有专人将管理者的表现如实记录,而老师和班委就是根据这本“班务日志”来评选出优秀管理者、德育之星等先进同学进行表彰。班务日志还会让老师随时了解班级动态,从而构思更多的管理创新。
评选优秀 争创先进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六一班班主任周立文老师将口头表扬与定期评优相结合,每月进行“为明之星”的评选,评出优秀管理部门,学习之星,德育之星,艺体之星的等先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班级荣誉感和班级归属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班级产生出无比强大的创造力和亲和力。
经过开学至今的实践,班级中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每天,有卫生部的监督教室打扫;有水电部的专门取水换水;有图书部的将图书角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有体育部的将两操进行监督;有宣传部的将内外刊布置到位,有各位小老师争相批改作业,共同制定班会主题和各项活动,孩子们自己组织,自己主持,俨然一副小主人的模样!
一个班级就像是花园,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满园飘香;一个班级就像是星空,只有群星争辉才能星光灿烂;一个班级更应像蜂巢,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宁静祥和。学生忙了,班主任轻松了,班级群体却发展了!但是——轻松不等于懒惰!作为班主任,周立文老师在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一直勤观察、勤思考、勤督促、勤指导,使班级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发展。
我校教育着眼于使学生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在知识、技能、生活态度等方面能够自动提升。在参加集体实践活动时,密切与同学的交往,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增加才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更强调培养拥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现代人。也相信在这样的不断探索实践中,会有更多的班级像六一班一样,创新班级管理举措,未来让自主管理之花开遍为明。
传媒中心小记者:初二4班 刘子钰 初二4班 肖妤婕 初二5班 高煚明
指导老师: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