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基础 守护孩子——我校中学部举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4月20日下午,我校中学部举行第二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中学部班主任和部分实习教师参加。
此次交流会,参会人员分别就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如何对待各类性格各异的孩子、如何做好毕业生心理疏导和毕业班的学生管理等具体主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及我校学生实际进行了精妙的阐释,每个人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满满的爱。对孩子饱含爱心却严格要求,体现了我校班主任队伍普遍做到了“充满爱心、传承知识、追求理想、塑造心灵”的职业追求,充分体现了我校“用心做事、爱心与人”的教育理念。
关注——关爱
七年级班主任郭永月老师认为,要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并让每个家长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孩子的关爱。
逐步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教师可通过观察和交流来关注孩子;而所有的家长,都特别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尤其是通过老师来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观察孩子和与孩子交流之后,与家长沟通会相对容易一些。首先,可以询问孩子在家里和在原来学校、班级的表现,再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然后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自己对孩子所采取的措施与态度。这样,才可增加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感。
一切都需以“爱”为基础
八年级班主任阳文龙老师则认为,一切管理交流都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的情况下,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真正动机的时候,才能做到见招拆招,对症下药,最后做到药到病除。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里动向、行为轨迹的时候,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将一些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其次,他认为班级第二法则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班级管理要做到宽严适度,学校、班级的各项制度、要求都必须要做到令行禁止,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需要一个相对和谐宽松的氛围中产生,因此又需要适度的放松。
他强调,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最适合的办法。只有我们自己不断修炼内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教育管理中占据主动。
关键时刻要出现在学生身边
九年班主任温青翠以为,应该多发现学生优点,并及时且适当的进行鼓励;对于缺点要适时指出,批评的程度不要过重。
他提出,加强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到:关键时刻要出现在学生身边,重视分层分类管理,搞好四个帮扶工作:重点面向优秀生和边缘生,确保优秀生考上重点高中,边缘生考上高中,偏科生列出补偏计划,提高重点科目的成绩,力争其中部分同学考上重点高中或高中,对后进生(指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稳定其情绪,特别要加强对后进生的重点管理,防止其心理偏差和不良情绪的滋生蔓延;总的指导思想是“保优促边推偏稳差”八字方针,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确保人人成功。
他还认为,班级要营造浓厚的迎考、备考氛围;要张驰有度,提高效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统一思路和步调,不要过多指责学生,否则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从心理上增强孩子的抗压能力
九年级班主任董萌萌老师则对毕业班的心理辅导颇为重视,她认为中考对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产生了压力,甚至致使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疲劳。而作为班主任,则有“四个要”:要学会倾听;要让他们找回自信、收敛玩心;要学会宽容;要用“心理微调战术”学会关注。
“四个要”结合毕业班的特点,分别针对各个学习层次和不同心理、性格的同学做出了应对措施。董老师强调,中考对每个初三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关键性的考试,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都很高,必须要对他们做适当的心理疏导,才能够使他们卸下包袱,全力应战。
交流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