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5-05-25)
反思我们的教育,走过的是一条忽视人性追求的“不见人”的教育路径。在新世纪里,要使教育真正涵盖学生的生活、生命、人性、价值诸层面,最终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和主动发展精神的人,我们就必须——走进人文的教育
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在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的影响下,许多人陷入了“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泥潭。
而教育也在这一逐渐“理性化”、“科学化”的社会嬗变中被抽象化了,一味地追求抽象的科学知识和实用的技能、技巧,忽视了人的本真存在的价值理性诉求,忽视了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教育的诗性被粗暴地剥离了教育的本体。简言之,我们走过的是一条忽视人性追求的“不见人”的教育路径。在新世纪里,要使教育真正涵盖学生的生活、生命、人性、价值诸层面,最终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和主动发展精神的人,我们就必须走进人文化的教育。人文化的教育倡扬人性的养育,实质是以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对现实中的学生及其生活、生命等人性维度的漠然,使教育背离了其真谛,忘却了其使命,成了空中楼阁、天边浮云式的“大而空”的存在。
植根生活——奠定教育的基础
近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由之带来的巨大物质利益,造成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膜拜,冰冷的科技世界使人们疏离了真正的生命之根——现实生活世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教育也深受其影响,强调得比较多的是认知世界,而对现实中的学生及其生活、生命等人性维度却很漠然,致使教育背离了其真谛,忘却了其使命,成了空中楼阁、天边浮云式的“大而空”的存在。这种对教育的把握方式完全抛弃了人的感性、自然性的内涵,实质上是对人矛盾本性的一种偏执化的知性割裂,而这种割裂的后果使人变成脱离了现实生活、脱离了生命冲动、脱离了死亡体验的单向度的幽灵,成了一种最终可告别人性摩擦、可摆脱一切生活纷扰而在现实中却永远不可能存在的悬空的人。
我们的教育要更好地引导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就必须走进生活,真实而深刻地把握生活的脉搏,因为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的一切科学知识和实践行动的基底。鲁迅说,只有生活,爱才有所附丽。著名学者梁燕城指出:人类之能够反省,创造文化,构作意义,其基础资料来源就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共同场所和基本视域,是先于任何认识和反省的存在,从生活中去看一切,以这一视域为本去建构意义的世界,才能形成各种文化活动。所以,走向生活是教育获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智慧之源在哪里?教育者有义务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呈现真实的生活图景,界定生活的意义,并对于如何去热爱生活,如何去探求生活的智慧作出自己的回答。
生命的“不在场”必然导致教育的“不在场”,教育疏离了生命意识、生命情感必导致人性的欠缺甚至泯灭。
关注生命———坚持教育的本真
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没有生命的世界,是冷寂的世界,更是残缺的世界。作为一种特殊的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并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追求,而是不停地探索对于已有本我的无限超越,孜孜追求自身有限性的不断突破,从而在永恒的企求中赋予人单调乏味的生命活动以价值和意义,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思想家蒂利希所说的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教育在促进人的自身超越,提升人的价值方面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生命的“不在场”必然导致教育的“不在场”,教育疏离了生命意识、生命情感必然导致人性的欠缺甚至泯灭。反观我们的教育,被功利迷惑了视线,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实现,导致教育迷失了自我,遮蔽了灵魂,失去了真谛。这就使得本该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和课堂,却处处散发出忽视生命、扭曲生命、窒息生命的气息,甚至酿造出生命的种种悲剧、惨剧。因此,教育要回归自我,就必须从过去的异化状态中走出来:关注学生的生命,把学生的生命作为其人性论的基础,把能够维持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提升生命作为其基本追求,引导青少年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认识并体现出宇宙的生生不息之道和生命的进化之道,厚德载物、民胞物与,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的潜能、显示生命的真谛并澄明生命的意义。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需要一个必然的前提:教育从业者必须首先关注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因为一颗卑琐的心灵绝不会唤醒一颗需要指引的心灵,一个浅陋的生命绝不会点燃一个高尚的生命。
精神的空虚是教育的大敌,精神的贫乏必将导致道德的沦丧,这就势必造成一种最大的损失———人的意义的损失。
提升精神——实现教育的追求
人从本质上说更是一个精神性的存在,精神是人类灵魂的家园。由于现实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各种对立、分离和困惑的世界,人总是试图为自己建造一个超越现实生活的世界,这就是精神的王国。人正是在追求和实现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使自己的生活、生命具有超越性和崇高性。人的生命如果缺乏精神的支持,就会产生被放逐的感觉,就会产生生存的危机,甚至成为行尸走肉。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校长和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因为精神的空虚是教育的大敌,精神的贫乏必将导致道德的沦丧,这就势必造成一种最大的损失——人的意义的损失。因此,要想摆脱危机和化解生存中的矛盾,教育者就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触摸到学生的心灵,要让学生认识到精神世界、精神生活中的真正自我。
反思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在极度猖獗的工具理性指导下,人文精神、价值理性遭到了严重的排斥和打击,教育走上了一条科学与人文渐相分离的道路,科学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人文关怀,丢弃了自由的理想,丧失了人文的本性,最终造成我国教育界不知人文精神为何物的异常现象。因此,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消解科学与人文在现实中的对立和冲突,弥合科学与人文的裂隙,开辟科学精神指导下的人文性道路。一句话:让自由的科学回归到理想的人性。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查理·莱曼所说:人文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
信仰由于其超越性和理想性而居于功利观、道德观、理想观、人生观等精神系统的最高地位。信仰毫无疑问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使我们实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重塑信仰——恪守教育的灵魂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信仰在于肯定灵魂。”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和行为的终极依据,它从终极关怀上指导人类精神世界,它在终极价值目标上给人提供一种内在的动力,它是对人生最高价值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评价和把握,它就像人的灵魂一样永恒地伴随着人而存在。信仰能超越罪恶之心,不再自我;信仰还能超越现实存在,彰显人的主体价值。信仰由于其超越性和理想性而居于功利观、道德观、理想观、人生观等精神系统的最高地位。信仰毫无疑问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使我们实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然而,现代人正在经历着一场严重的信仰危机,它给人类带来的是精神的痛苦、意义的失落、价值的迷茫、灵魂的虚无,它使人生活在一种无根感、疏离感、漂泊感之中,在没有信仰导航和意义支持的生命之旅中像风中之烛摇曳不定,随时可能熄灭生命之火。
信仰本质上是一个人内心的确信,是每个人灵魂的事务。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自己的信仰,以给自己的灵魂找到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以使自己有一种真正的内心自由。因此,重塑信仰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教育的灵魂。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知道,信仰不是脱离生活实际语境的形而上存在。北大学者陶东风指出:“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的传统中有一种要命的东西就是泛道德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正是这种东西使人变得虚伪,变得假正经,使生活变得了无趣味。道德理想本是好东西,人人都应当有理想有道德,但是把道德高调唱到不近人情的高度,并强使自己与别人接受,就会变成道德专制主义与理想法西斯主义。”我们的信仰只有在生活中经受人生变迁的锤打并在锤打中提炼出超越性的因素才具有价值。
所以,我们首先要指引青少年在生活中关注生命提升精神,以寻找并确定自己的信仰,并鼓励和倡导他们学会用信仰来调节自己的生活,指导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青少年的生活才有价值,青少年的生命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具有一种信仰的真挚的人就达到了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