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部第三届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系列报道三——我校承办乌当区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圆满结束
2012年11月13—15日,乌当区“新督导推进教与学改善的实践探索”课题组与我校共同开展“问题教学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活动在我校举行并圆满结束。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研讨学科分别是初二数学、初二物理、初一英语、初二语文;授课教师为每学科3名教师(洛湾中学1名,为明实验学校2名),三名教师在不同的班级教授相同内容。
在本次“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中,我校和洛湾中学的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在讲课过程中展示了各自的教师风采。洛湾中学的教师在我校讲课中展现出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而我校教师则灵活运用“高效课堂七要素”来组织课堂,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当小老师”“教师精讲,拓展深化”“当堂训练,当堂测验,当堂过关”“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充分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这些基本要素“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教学课堂当中。省教科院的杨跃明老师和乌当区督导室的杨胜弢主任都对我校的教师素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赞扬。杨跃明老师提到我校虽然是一所民办学校,但是“用心做事,爱心育人”的教育理念让他甚为感动,贵阳为明实验学校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且学生无论是从学习习惯,语言表达、精神面貌等方面,都较其它学校更高一筹。学生们积极踊跃、乐于表现的精神风貌书写了我校的为明风采。杨胜弢主任也是同样喜欢我校的孩子们,并且提出了在追求“高效课堂”时应注意的五个方面,而我校老师在这些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到位,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一言堂”变为“众言堂”。
在本次“问题教学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中,老师们经过相互的交流、探讨,都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掌握了高效课堂的授课方法。而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们收获最大的就是对“问题教学法”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掌握。“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证据、逻辑和结论提出理性的怀疑的习惯和创新意识。但做好这一点并非易事,要在遵循“五度”“七要”“三原则”上,为学生创造合适有益的问题情景。
本次乌当区课题组与我校共同开展的“同课异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已经圆满结束。这次活动加强了乌当区城乡教师之间教学方法交流,使教师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索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
数学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授课 | 物理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授课 |
语文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授课 | 英语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授课 |
参与“同课异构”评课议课的老师们 | 杨胜弢主任参与学生课堂 |
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 | 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
学生进行激烈小组讨论 | 学生当“小老师” |
乌当区督导室杨胜弢主任会上发言 | |
省教科院杨跃明老师会上发言 | |
初中部刘云主任介绍我校“同课异构”活动情况 | |
初中部车淑波主任主持数学组“同课异构”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