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表现
【荐读人语】“一个人的成功,20%取决于他的智商,80%取决于他的情商”。关于“情商”(EQ),这也许是流传最广泛的一句话。情商,字面理解是“情绪管理能力”,主要包含“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上学期的一次学生问卷中,我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一两个孩子被同学们公认为“最受尊敬和喜欢的人”,也有个别孩子成为不少同学心目中“拥有令人难以接受的缺点的人”。据说,人的智商更多地遗传自母亲,情商则更多遗传自父亲。但在后天的成长环境中,情商比智商更容易发生改变。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情商?本期《亲子共读》选登两篇短文,还有一幅“为明情商教育”的框架图,以供家庭亲子探讨。(荐读人:徐扬华)
高“情商”的表现
1.自觉自主
高情商的人,做一切事情的动力来自于心灵内部,有很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发性。他们如果认准了要去做一件事,没有完成,是不肯罢休的。这种人做事,动机明确、兴趣强烈、独立积极、不甘落后,而且有勇气,自信心强。他懂得:一个人丧失了财富损失很大,但丧失了勇气和自信心,便什么都完了。这种人乐观,他明白,人是生活在希望之中的,希望是人生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支柱。因此,他善于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自我肯定、自我强化、自我管理,也就容易获得成功。
相反,低情商者做事的动力主要靠外界的推动,靠外部的督促和压力,即使这种人有高智商,也不能持久,最终也难以成功。
2.目光远大
高情商的人,目光长远,不沉溺于短暂的利益之中。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眼光放得远大,他们懂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雨绸缪”。而低情商者恰恰相反,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沉溺于眼前的一失一得,满足于眼前的一点点欲望。不能抵抗短暂的利益诱惑,这种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必然脆弱,也就必然难以成功。
有这样一项研究:研究者请来一批三四岁的小孩子,告诉他们,每人分一份棉花糖,而且马上就可以吃。但如果先暂时不吃,等研究者出去办完事回来以后再吃,可以得到双份的棉花糖。研究者说完后即离开了房间。有些孩子看他一走,便急不可待,把糖拿起来就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开始没吃,可是等了几分钟,实在也忍不住了,便不再等待,把糖拿起来也吃掉了。剩下的孩子决心等到研究者回来,终于吃到了双份。然后,研究者便对他们开始跟踪。结果表明,那些有耐心等待的孩子长大以后,都比较能适应环境、讨人喜欢,比较敢于冒险、自信、坚强、可靠、自制力比较高,能抵抗短暂的诱惑,延迟欲望的满足,不但在学习上表现优异,而且社会适应能力也强,普遍都获得了成功。相反,那些只想满足眼前欲望的孩子,他们没有办法克制自己,长大以后,在各方面的成就都比较低。
3.情绪控制
高情商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头脑冷静,行为理智,抑制感情的冲动,克制急切的欲望,及时化解和排除自己的不良情绪,使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心情开朗,胸怀豁达,心理健康。
很多时候,人们容易被触怒、动火、发脾气。其实,发脾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如果我们能够给不好的东西一个好的解释,保持头脑冷静,就可以压抑激动的情绪,使自己心情开朗。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先生曾说:“任何人生气都是有理由的,但很少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低情商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极易发作,他们不懂得,事业往往毁于急躁。
4.认识自我
一个人总有某些连自己也看不清楚的个性上的盲点。因此,高情商的人常常自我反省,并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具有自知之明,为自己正确定位。因此,这种人能够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成功的机会总是比较大。
低情商的人,往往对自己估价过高,既缺乏自知之明,又缺乏知人之明。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那么,他很难成为受人欢迎的人。
5.人际技巧
高情商的人,善于洞察并理解别人的心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领悟对方的感受,平等客观地对待别人,尊重他人意见,善解人意,与人为善,成人之美。这种人既讲原则,更讲方法、技巧和艺术,善于人际沟通与合作,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游刃有余,自然也就容易获得成功。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在德才一定的情况下,30%取决于机遇,70%取决于人际关系。